目录
特别关注
催化转移氢化在研究生有机合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楚勇;1-5
企业翻译实践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启示温哲;6-9
新型力学本硕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——以探索适应人口变化教学为例温舒瑞;李凤明;吴志静;李金强;10-14
新冠疫情下国际学生“电子技术实验”课程的教学探索何雨婷;孙晓玲;15-19
专题研讨
综合性大学农业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许亚东;黄进勇;任景莉;20-23
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之回归——以预防医学专业“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”课程为例王适之;许文静;颜文静;24-28
新时代军队院校课堂生态主体关系转型的探讨黄璜;李海燕;黄志勇;吴飞;29-33
基于半开源开发模式的创新感知沙盘教育研究曹冶;徐圣兵;韦塬瀚;34-37
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方法探讨邢玉忠;郭红光;胡胜勇;杨艳国;38-42
高校专业课“课程思政”的背景、原则和元素分析——以“物理化学”课程为例李茸;贾瑛;吕晓猛;沈可可;43-47
地方高校“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”专业建设实践蔡煊;杨罗萍;宋晓波;肖金梅;廖继轩;48-51
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梁称福;徐娟;52-55
教改创新
生物医学工程专业“电路原理”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薛慧君;张杨;于霄;马晓玉;吕昊;56-59
农科专业“植物生理学”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李鲁华;徐如宏;任明见;60-63
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探究——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教学影响王洁;朱伊娜;家常亮;肖良;朱仁心;64-67
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“材料科学基础”课程为例王利媛;吴呈珂;刘旭坡;刘洋;高书燕;68-71
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——以“Java程序设计”课程为例吴静;章瑾;王邯;刘军;熊凡;72-77
探索与实践
疫情背景下研究生专业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“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及应用”课程为例乐友喜;78-81
“精细化工综合实验”课程思政教学探索韦玉;徐亮;82-85
“先进制造技术导论”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傅志红;86-89
课程思政在“计算机网络实验”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张彦斌;林萍;90-94
能源与动力学科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赵义军;何玉荣;田振辉;冯冬冬;高建民;95-98
“工业控制装备”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思路与方式杨世品;李丽娟;唐桂忠;徐启;99-102
化工类通识选修课程网络式教学探索李雪琴;邓人攀;王荣杰;魏忠;103-106
现代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——《个性化视角下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》评介王余丁;107-110
“农业昆虫学”教学与实践模式的探索赖荣泉;111-114
新时代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路径探索乔潇;115-118
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——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尹杨坚;119-124
职业教育创新模式“1+X”证书制度工作探索刘咏涛;阿不来提江·库尔班;冶福海;买买提阿不都拉·艾则孜;125-128
畜牧兽医专业群教师能力提升的探究与实践李舫;孙秋艳;袁东芳;李汝春;鞠雷;129-132
教法研究
将实验视频引入“声学基础”的教学方法与实践——以偶极子换能器指向性测量实验为例车小花;王佳乐;陶声越;迟瑞强;门百永;133-136
“石油地质学”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成效李平平;孙明亮;李潍莲;柳广弟;陈冬霞;137-140
浅析高校通识课大班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李翠莲;141-144
“基因组学前沿专题”课程研究生教学模式探析郑金水;145-148
机电类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的三阶段教学法蒋毅;钱明霞;张秋菊;顾杰斐;吴静静;149-152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的超声教学——B-Learning&Teaching新模式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沈洁;王朋会;胡安鑫;吴智娜;153-156
“一题两课”案例式教学方法研究曹金凤;王志文;刘鹏;撒占友;李策;157-160
铁道工程专业路基边坡支护毕业设计教学实践胡田飞;161-164
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杨兵;蒋强;郭巧;占加林;165-168
学生教育
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中思政教育探索——以“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”课程为例项华中;郑刚;严荣国;169-172
中外合作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——兼论中外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路径马仁锋;173-179
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研究肖光春;张辉;赵伟;许崇海;180-184
构建高校受助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探析顾涵婷;185-1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