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特别关注
“申请—考核”制视角下良好导学关系构建的调研与思考齐厚博;张靓;陈铁军;1-4
教育博士招生领域设置的国际镜鉴刘英;5-8
专题研讨
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张晓然;张紫阳;李海燕;9-12
西藏高校化学实验方向师范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及挑战旦增;贾晓宇;谭会敏;周鹏;贡嘎;13-16
新农科赋予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的新特征张雅梅;毕会涛;王德彩;郭芳;17-20
传统儒道思想对当下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夏誉轩;郭玉宇;21-24
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——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阎敏;卢小宁;25-28
“脑卒中康复护理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刘芳;29-32
在线教学质量的双向评价体系研究——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视角唐闺臣;梁瑞宇;谢跃;33-36
机械专硕“机器视觉原理与应用”课程教学改革王中任;肖光润;刘海生;37-40
高校理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效果评价吴昊;王明霞;李丹丹;41-44
教改创新
“生物统计学”教学改革刍议王英;朱稳;唐燕琼;闵义;45-48
“工程制图”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贾雨;49-52
高校化学开放实验室建设与模式探究但林阳;刘楠;李泽全;李文坡;熊燕;53-56
对“建筑光学”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苏晓明;57-60
“《资本论》选读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陈玉和;钟敏;61-64
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分析周融;65-68
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——以“土力学与地基基础”课程为例梁桥;邹洪波;刘杰;69-72
基于课程思政的“计算机辅助设计”教学改革实践陈小军;梁丽华;连海山;73-76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曾筠;邹长虹;77-80
高校“思想政治理论”课教学评价改革——基于智能化技术赋能的视角吴琼;庄得宝;81-84
探索与实践
新农科背景下“园艺作物栽培学总论”的课程改革与探索李娟;张德健;王玉芬;85-88
“新工科”背景下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——以冶金工程为例田庆华;陈爱良;郭学益;89-92
“普通植物病理学”实验课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刘琦;李克梅;王丽丽;93-96
“高分子材料进展”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常晓华;朱雨田;97-100
安全工程生产实习的创新实践郑学成;牟川淋;邓洪波;101-104
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——以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”课程为例曹秀娟;王言英;鞠圣会;105-108
“汽车理论”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吴娜;刘超;109-112
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岳建伟;赵丽敏;董正方;113-116
教法研究
学生学习行为、学习质量提升策略研究——基于网络课程的视角李同飞;窦雪萍;熊杰;117-120
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赵清贺;121-124
“不动产管理”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吴大放;马佩芳;刘艳艳;李昭铖;125-128
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探索——以“动物遗传学”为例张军霞;祁得林;晁燕;129-132
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考张经强;赵继新;郑强国;133-136
前沿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创新培养方法彭瀚旻;朱攀丞;137-140
基于问卷调查的空天智能飞行器交叉学科建设模式研究杨述明;吴建军;程玉强;141-144
“主题归纳”法在专题教学中的运用分析——以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课程为例吴小珍;145-148
线上教学在军队院校的应用模式探析李强;高飞;陈云;149-152
混合式教学在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”中的应用彭海林;舒婷;153-156
思维导图助力“环境化学”课程的“教”与“学”高树梅;赵国华;刘娟;157-160
“城市可持续发展”课程的开发探讨张明顺;161-164
渐进式多元评价在学术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杨阳;王雪松;崔瑞国;165-168
学生教育
应用型大学跨界融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籍丹宁;李静;169-172
论后疫情时代的国家公共卫生法治人才培养李玮;于慧玲;173-176
地方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陈世军;177-180
移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体质提升机制研究张永林;程景瑞;牟晓峰;181-184
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汤卓颖;陈丽灵;张宏秀;185-188